《深圳青少年报》2012年6月11日
本报记者 童心 学通社小记者 温雅迪 王赫笛 刁兴宇
你知道如何给自己充电吗?你知道如何给自己的童年充点儿电吗?如果你还不知道答案,就看看童书作家潘亮给我们揭示的答案吧!
潘亮,80后童书作家、童话乐城网创办人、郑渊洁研究者。今年六一,他做客深圳书城“深圳晚8点”节目,本报记者和学通社小记者也有幸采访到他,听他讲述自己从小在郑渊洁的影响下如何产生了童话作家的梦想,并为之奋斗的故事。
结缘“童话大王”
作为一名童书作家,潘亮从小就热爱阅读,尤其是童话。一次,他去书摊买《故事大王》,结果眼神不好的书摊老板错把郑渊洁的《童话大王》当《故事大王》拿给了潘亮。“本想先读完,再去换回《故事大王》,没想到这一读就再也放不下了。”潘亮说,看完后,他又回到了小书摊,把几期过期的《童话大王》全部买下。对郑渊洁童话的痴迷让潘亮从此萌生了一个梦想——长大以后希望能成为像郑渊洁一样的童书作家。
2003年,潘亮创办了自己的童话网站——童话乐城网,里面集结了很多郑渊洁的粉丝。一天,潘亮和一名网友突发奇想——去北京寻找郑渊洁!要知道,当时的郑渊洁已经隐居了十年!“从一个想法,到一个规划,最后到两张车票。”经过3个月的规划,潘亮和网友从熟读的童话作品中找到了一些关于郑渊洁住址的蛛丝马迹,于是踏上了北去的火车。北京那么大,要找到隐居的偶像并不容易。但是他们没想到,自己的行动一直在被人关注着。终于有一天,他们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告诉他们“想见郑渊洁吗?就去某某餐馆找他吧!”潘亮和网友按照电话的指示,果真见到了自己的偶像郑渊洁,当时的情景可想而知,两个人在见到崇拜已久的偶像之后,已经激动得无以言表了。
潘亮说,在郑渊洁的鼓励下,他对自己的梦想有了更加执着的动力。
打造儿童充电小说
潘亮说,人脑最好的充电器就是书籍,他希望自己的作品也能为小读者的童年充点儿电。于是他提出了“儿童充电小说”这一理念,具体到“梦想之电”、“知识之电”以及“信念之电”。潘亮认为,人们往往对童话有一个误区,认为童话就是幼稚的、肤浅的,其实不然。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童话,讲述的恰恰是具有深层次的、富有哲理性内涵的故事。
由于潘亮是学理科出身,所以在他的童话里涵盖了很多科学、人文的内容,“我的童书打的是知识牌,同时,由于我童年从郑渊洁那里获得了梦想,所以也希望小读者能从我的书中获得梦想,但愿我的文字能对他们的心灵有所鼓励,树立信心和勇气。”
将梦想进行到底
大学毕业后,潘亮曾担任过中学老师、大学老师。2006年,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了潘亮的第一本童书《一定要把老师“搞掂”》,该书获该年度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优秀畅销书奖。2007年,潘亮为了写作的梦想放弃高校工作,开始专职写作。塑造了“男生一号”肖小笑、“迷糊大王”范弥胡、“嗲嗲公主”田田等人物形象。
开时始,潘亮的父母并不同意他当作家,总是希望它能做一份收入稳定、踏实的工作。但是后来,潘亮努力地写作,把自己的能力展现给父母看,结果父母最终也成了他的“盟军”。
在创作的道路上,潘亮同样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有时候写着写着就没灵感了,这时他就出去散散步,听听音乐,旅旅游,放松一下自己,寻找一些灵感。还有时不知到孩子们喜欢看什么,就去学校和孩子们聊聊天,深入学生的生活。当学通社小记者问他是否想过放弃的时候,他显得有点激动,说:“不!从来没有!这是我童年的梦想,我一直在为我的梦想而努力,从来没有泄气过!”
目前,潘亮正在写《英雄赛尔号》小说,他还告诉我们,他之所以写得好,是因为郑渊洁曾经还送给他一句话:应该树立自己的风格特色,不能模仿他人。
“世界上的每一个伟大的成就,在开始的时候只不过是一个想法,有想法就成功了一半。”潘亮一直用这句话激励自己。我们也相信,潘亮一定会给小读者带来更多的好作品!
采访花絮
花絮一:学通社的三名小记者在采访之前做足了功课,为这次潘亮的专访准备了好多问题。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只让他们每人现场提两个问题。当潘亮坐下来和小记者促膝交谈时,小记者们抓紧一切机会连珠炮般的提问,小记者的热情和认真劲儿打动了潘亮,如果不是工作人员提醒时间已过,他们还有很多聊不完的话题呢!
花絮二:红马甲成了小记者们最喜爱的服装。采访结束了,3名小记者仍舍不得脱下,他们说,穿着红马甲,感觉自己和名人一样也成为焦点了。
潘亮主要作品:
“男生一号肖小笑”系列童书:
《男生一号肖小笑》
《迷糊男生范弥胡》
《别惹女生》
《邻班的漂亮女生》
《一定要把老师“搞掂”》
《我们给老师打分吧》
《别把学校当“鸟笼”》
《报告老师,我有意见》
英雄赛尔号之暗黑星云系列(12本)